114、捣蛋的人(2 / 2)

若这愫衣坊定下了这规矩,以后倒是可以多来光顾一下。

大众的心思便是如此单纯,易受蛊惑,易被自己眼里看到的耳里听到的骗倒。

也易受到煽动,让他们的天平瞬间倾斜。

当无利益冲突时,大众自然而然的,便会站在道德的高度,对他们眼中认为的弱者抱不平。

而当与自己切身利益挂上钩时,道德什么的,便忘记得一干二净,将对别人的怜悯和同情都抛在了脑后。

眼中看到的,心里想着的,都只是如何为自身谋取更多的利益。

没有什么可爱或可恨之说。

世上之事每日都在发生变化,你能看到的,往往只是它愿意让你看到的,或你无意间瞥到的一面。

可时间是平行的,没有哪个人能逆转时光,回头去亲眼看他所看不到的另一面,到底发生过什么。

每个人的经历有限见识有限,偏又喜欢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对看到的听到的作出自己的判断,然后分析给另一个人听。

至于分析得是对是错,无人得知,于是口才好的,自然就占了优势。

所以便有了以讹传讹的说法。

何况世上每个人除了自己以及直系亲属外,对外人几乎都是漠不关心。

那些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的事,真也好,假也罢,只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,消遣罢了。

一转身还是得为每天的柴米油盐升官发财而奋斗。

因而大众无法用好坏来形容,只能用真实来描绘。

数量之多,力量之大,能载舟亦能覆舟,你只能顺水而行。

纪子期是接受过现代管理学理论和大众心理学教的人,于是顺着这大众心思,轻易地便扭转了局面。

妇人也是个聪明的,纪子期的话一出口,马上就察觉出了人群的心思转变。

鼻腔里轻哼一声,冷笑道:“掌柜的年纪轻轻,口才倒是不错!只不过这么轻易地说上两句,就想了结此事?”

“若不然,大娘还想如何?”纪子期嘴角依然噙着笑,那笑容却已不同之前的温和,带着锐利,“那坊间规矩,并不是愫衣坊所制定,大娘可去任何一家成衣坊询问。

而且大娘带着衣衫上门来,不就是为了讨个说法吗?

小女已答应了大娘,可换可退,任由大娘作主,可大娘还想不依不饶吗?

莫非大娘的目的并不在此?而是另有他意?”

一向认为自己舌灿莲花,黑的也能说成白的的妇人,终于第一次尝到了被堵得说不出话来的滋味。

纪子期见好就收,又换回笑眯眯的神情,“大娘,您要是想换,小女亲自带您挑选。

若选了贵的,小女自掏腰包为您补上,绝不让您多出一个铜板。

您要是想退,小女多退您一两银子,当作您购买不顺心的精神补偿!”

那妇人双眼死盯着她,眼里泛着毒蛇般的寒光。

真是个晦气的丫头!

原本东家也知不可能轻易让这愫衣坊关门,所以许了她若能搞臭愫衣坊的名声,便付她五十两银子的酬劳!

现在五十两子银子没了,换成了一两!

妇人如何能甘心?

可不甘心又如何?话已说到这份上,再纠缠下去便是自己胡搅蛮缠,轻易就能让别人知道,这背后是有人主使的了。

到时候吃不了兜着走的就是自己了。

妇人咬咬牙,从牙缝中挤出一个硬梆梆的字,“退!”

“好嘞!”纪子期笑得灿烂,像刚成交了一大单买卖似的。

然后从怀里掏出三两银子,“大娘,这里是三两银子。

二两是您买的那件衣衫的价钱,一两是小女承诺给您的补偿。

请收好,当着大伙的面点清楚哦,这个银子可无法辩认主家的哟!

大娘您要是过两日过来说没收到补偿的银子,或是说这银子出了啥问题。

小女,小女可担不起的呀!”

最后几句说得俏皮,偏又挤兑得那妇人无话可说。

妇人面色铁青,一把抢过她手中的银子,跺跺脚走了。

见纪子期轻易地解决了这件事,江嘉桐红肿着眼的脸上露出了笑容,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。

可这么轻易放过那妇人,又觉得有些不甘心!

“子期,你好厉害,一来就解决了那个女人!”江嘉桐的声音带着哭后的沙哑,也带着不解气,“那女人一看就是来捣蛋的。

就这么放过她,真是不甘心!而且又不是咱们的问题。

这衣衫是前两日我卖与她的,当时确实是两个都细细看了一遍,确保没问题才给她包好的。

她倒好,一回头自己整了个洞,就回来闹事,说咱们愫衣坊是间黑心的店,专卖破烂货!

这一想,我就来气,刚才真不该向她服软。”

纪子期看着一团孩子气的江嘉桐,忍不住笑道:“哪有什么服软不服软之说?

咱们参加这术数大赛,接受开门做生意的考验,就是要接受这世间百态。

世上之事,并没有绝对的是与非,大都是中间地带。

既然做生意,自然是在合理的范围内,利益至上,做那等意气之争做什么?

不过是亲者痛,仇者快而已。

若真是来捣蛋的,你越与她较真,她越开心。

因为她的目的就是让你生气,然后说出不得体的话,做出不得体的举动,好让她有机会在外诋毁咱们铺子。

你若同她争辨是与非,不正好落入她的圈套?

若不是来捣蛋的,客户需求至上,让一让步又有什么?

咱们在这店里每天笑脸迎人,还不都是为了让客人心里舒坦。

这客人心里舒坦了,买得开心了,自然会有后来连续不断的生意。

人都有脾气,有心情好的时候,有心情不好的时候。

若来到这店里恰逢她心情不好的时候,咱们应该配合她疏导她。

这些都是在商言商!

嘉桐,工作时的情绪要适当和自己本来的情绪分开处理才行。”

江嘉桐听完,虽觉得道理是如此讲,仍是气呼呼的,圆圆的脸一鼓一鼓的。

纪子期笑笑,也不再出声。

江嘉桐天生直性子,爱恨分明,本也不是做生意的料。

从这些日子以来的表现来看,已做得相当不错了。

她主要是想说给另外三人听的,特别是吴三多和程清。

这两人本就情商高,若能再想通透些,以后的日子定会过得更舒坦。

至于江嘉桐,哎,各人的命了!

若能遇到一个能包容她一切的男子,爱恨分明其实会活得更痛快。

所以有时候,纪子期心里还蛮羡慕她这种性子的。

所以她才会任性地按自己心中意愿,对杜峰提出那样的要求吧!

纪子期心中甜丝丝地想道。

晚上回客栈的时候,纪子期特意将其余三家学院的学子召在一起,讲了今日愫衣坊的事情。

并提醒他们道:“咱们现在是商贾的身份,开门做生意,上门都是客。

不管他是本身挑剔的客人,还是故意上门找碴的客人,全都应该当成与其他客人一样对待。

意气之争对商人来说,是最要不得的行为。

能让挑剔的客人满意,让找碴的客人找不了碴,才是商人的真本事!

也许这道考题中,同样包含了这样的目的。

以后咱们不管是进户部,还是进术师协会,都需要同形形色色不同的人打交道。

难道每遇到一个不顺心的,就与人作口舌之争吗?

不过,这始终是一门很深的学问,光靠口头说,很难体会的。

而现在正是咱们的好机会,这剩下的二十天里,肯定会遇到更多这样的人。

大家调整好心态去面对,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。”

唐大公子也许是还在别扭中,也许是身体真的不适。

他是这四家学院中暂时唯一不知情的人。

不过关于这一点,纪子期反而对他一点都不担心。

他本就商行出生,在做生意过程中,何时该退何时该进,现任的唐大当家肯定是早早就培养了的。

只是,他若能在感情上也能如此知进退就好了!纪子期心中慨叹。

她虽不能回应唐宋的情,也不想因此失去这个朋友。

就算回不到以前,至少面子上大家也要过得去吧。

接下来的几日,四家学院的铺头,果然陆续受到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刁难。

因为有了纪子期的提前预警,所有人处理起来,虽带着一丝不甘心,基本也都处理得漂漂亮亮的。

让那些有心人抓不着把柄之余,生意还在继续提升中。

江嘉桐这两日遇到这种事,心里也不再像第一次那么不痛快了。

纪子期逗她:“嘉桐,想通啦?”

“没想通!”江嘉桐撇撇嘴,“但总不能因我一个的情绪因小失大,影响了这次比赛的结果。

而且我在心里对自己说:那些来捣蛋的就是一坨屎,你跟一坨屎计较,自己不也得一身臭味?

这一想,心里就舒服些了。”

说这话的时候,正逢几人午膳期间,一听江嘉桐的话,个个第一反应,便是看着盘子里的蕃茄炒蛋。

这想像力一丰富,将两者联想起来之后,纷纷做了个恶的动作,嫌弃地看着江嘉桐。

江嘉桐丝毫感受不到,夹起一大块的炒鸡蛋放入自己口中,兀自吃得欢畅。

吴三多看程清一副想吐的模样,将那盘蕃茄炒蛋推到江嘉桐面前,磨牙道:“嘉桐,这盘菜今儿个全归你了!”

“怎么啦?”江嘉桐从饭碗中抬起头,不明所以然,“今儿个这味道炒得挺好的呀!”

这个傻妞!

“我也觉得挺好的!”罗书斜里伸出拿着筷子的手,夹了一筷子。

傻子配傻妞,果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!若这二人不能在一起,真是天理难容啊!

吴三多心中恶劣地想道。

来愫衣坊捣乱的人少了。

几人都归结于自己处理得当,心中暗自高兴。

守在门外不远处的杜乐想起这几晚自己的行为,心中也暗自高兴,觉得以后必须找少爷邀邀功讨讨奖赏才行。

那日来捣乱的妇人,纪子期几人将气咽下了,杜乐的气却难以咽下。

他家少夫人什么人,什么身份?这等粗俗的妇人连给她提鞋都不配,还敢出言不逊?

明的不方便来,那就来暗的。

晚上回去的时候,叫上杜喜去了杜安的房间。

杜康那小子嘴不牢固,大事小事都会告诉少爷。

这等小事哪用得着少爷出马,便把他撇开在外了。

杜乐将今天愫衣坊的事如实地跟二人说了。

杜喜是个看起来一团喜庆的和气小胖子,给人的第一感觉,就跟他的名字一样,和和气气的。

不过从小一起长大的杜乐自是知道他笑得越和气,跟他交手的人越要小心。

所以当杜喜听完露出灿烂的笑时,他却背脊发麻了,“敢欺负咱们杜府未来的少夫人?呵呵!”

“呵呵”是杜喜说话的口头禅,不同的语调代表不同的情绪。

比如此时好似从胸腔里碰出来的强硬语调,后面接着的意思便是“是活腻了嫌命长吧!”

杜安是个表面看上去安静实际也非常安静的人,瘦瘦的白面书生,聪明绝顶。

跟杜乐这种虽瘦但因自小练武还是给人十分精干的气势不同。

他瘦得好似一阵风就能吹走似的。

通常这三人凑一起,杜安是想点子的,杜喜是策划如何执行的,杜乐则是执行的那人。

哦,如果将年岁小些的杜康加进来的话,杜康就是背黑锅的那人。

好比上次将那未开苞的青楼名妓送到杜峰床上一事。

杜安提议找个女人,杜喜找定了青楼,确认了人选,杜乐悄悄将人放在了杜峰床上。

最后被罚打扫马房一个月的是杜康。

悲愤的杜康想起自己好似真的无意中提起过,担心少爷身有隐疾或喜欢男子这话。

只得乖乖地接受了惩罚,却没想过另外三人为何会因此逃过一劫。

所以杜乐虽是四人中功夫最高的,却绝对以杜安和杜喜马首是瞻。

那俩人一个狼,一个狈,合在一起狼狈为奸。

若不小心得罪了二人,他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。

杜安听完杜乐和杜喜的话,嗯了一声,声音轻柔,“是该让对方受点教训才是。”

杜乐乖乖在一旁,等着二人商量好后告诉他如何做,他负责去完成就行了。

杜安:“我做人一向喜欢以德报怨。”

杜乐心里大翻白眼,只一向习惯扮酷的脸上看不到变化:这么不要脸的话也说得出来。

杜喜:“我也是,呵呵!”

杜乐心里快要抓狂了,两个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无耻之徒!

杜安:“为了防止那妇人日后犯下更大的过错,殃及自身及家人性命,咱们就小小地帮她一把吧!”

杜喜:“我赞同!呵呵!”

杜安:“那妇人既然三十左右,想必已成了亲有了孩子吧!”

杜喜:“查一查就知道了,呵呵!”

杜安:“这等品行的人,孩子也很容易长歪。咱们就当发发善心了!”

杜喜:“我认同,呵呵!”

在杜安和杜喜决定发发善心拯救那妇人一家子的第二人,杜喜便查明了那家人的底细,包括祖宗十八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