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43 办医学院(2 / 2)

医妃养成记 呢喃燕语 1801 字 2021-09-02

至于医学院的建制,肖瑶不好遵照现代医学院的院系,设置什么基础医学、临床医学。

肖瑶与陈淳等医学大家充分商讨,尊重古代医家的习惯,将医学院粗略分为内、外、妇、儿诸科。

当然了,肖瑶十分注重病人的后期护理,又特别设置了护理一科,算是培养高级护士的科目吧。

其实,若是可以请到原村的正骨传人,肖瑶本来准备设置骨科的,可惜,人家不愿出山,肖瑶只得作罢。

肖瑶自然是要给这些学生考校和授课的。

肖瑶在医学院里,主掌妇科、产科和儿科。可以说,在这片大陆,没有谁比肖瑶在妇产和儿科方面的水平更高!

说到妇科,我国古代妇科方面的专著是很多的。

肖瑶最为推崇的,是明末清初医圣傅山的《傅青主女科》。

这部书是一部颇有建树的妇科专著,其内容体例及所用方药,与其它妇科书都大不相同。

全书分为:带下、血崩、鬼胎、调经、种子、妊娠、小产、难产、正产、产后等。

每一病分为几个类型,每一类型先有理论,后列方药。书中的方剂,大多由他自己创制。

肖瑶在家时,对该书最为推崇。

是以,在这里,便以《傅青主女科》作为妇产科的教材了。

儿科嘛,肖瑶使用的便是宋朝钱乙的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

《小儿药证直诀》中有二十三个病例和钱乙创制的一百一十四个药方。

此书对小儿生理、病理、辩证施治和制方用药等颇有创见,比欧洲最早出版的儿科著作早三百年,是中国现存第一本以原本形式保存下来的儿科学专书。

清代纪晓岚编撰的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载:“小儿经方,于古罕见,自乙始别为专门,而其书亦为幼科之鼻祖,后人得其绪论,往往有回生之功”。

钱乙将张仲景《金匮要略》所载的崔氏八味丸,化裁、创制了新方“六味地黄丸”,初专治小儿肾病,后成为传世名药!

肖瑶对他颇为推崇,在医学院拿他的书作为儿科教材,是十分自然的!

至于如何应对众人的疑惑,肖瑶此刻已经不予考虑了!

试想,以肖瑶此时的地位和声望,还有哪个傻子会去追问“平西王妃,你的医术是从哪里来的?”

……

这晚,王府里突然收到穆家的拜帖。

按说,这些事都是肖瑶这个当家主母要管的,一来,肖瑶不热衷应酬,轩辕离也恐累着她,一般都交给月照等人打发了。

这次,轩辕离在军营中尚未回府,拜帖上的主人又有些来头,月照不敢擅专,便禀报了肖瑶。

“王妃,是京都卫戍穆家,穆志成的夫人丁氏到了。”

肖瑶正逗着怀中的轩辕凌,便就着月照的手看了拜帖,又听了月照的回报,有些皱眉。

累了一天,刚想歇歇,怎么就有人上门打扰?

“可说了是何事?”

“不曾。”月照摇头,“礼节拜访也未可知。”

平西王府高门权贵,想来巴结的人天天有,不见得谁来都是有事相求。

真是看病的话,也都直接到医院去了。

大家都知道肖瑶除了宫中,是谁请也不出诊的。想来,穆志成的夫人丁氏不过是来说些闲话的?

肖瑶便想打发了,谁耐烦陪着她们唠嗑!

“问明了可是有事,若是有话说,便带进来。若是无事,便打发了。”

月照忙出去了,不过一时,便回来,笑着回道:“王妃,丁氏说有事相求。”

肖瑶便点头,“带她进来。”

虽不喜应酬,自己和轩辕离到底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,姑且与她们相处着吧。

丁氏是第一次进平西王府。

虽说是一品大员的正牌夫人,又是一辈子在富贵场中打滚儿的女人,此时,看着平西王府中的诸般摆设和奇特布置,竟震惊得无以复加!

对于肖瑶是贱门农女的轻视之心,早就飞得无影无踪了!

月照领着丁氏进了堂屋,丁氏看见肖瑶,忙跪下磕头。

肖瑶依然怀中抱着轩辕凌,并不起身,见丁氏如此,只淡淡地道:“起来坐吧。”

丁氏忙又谢恩,方起身,在肖瑶下首欠着身子坐了。

等战战兢兢地抬起头来,丁氏便一脸谄笑地夸奖轩辕凌如何天仙般的小人儿。

说着,又从怀中掏出一个镶着金边儿的紫檀木盒子来,笑道:“这是给小郡主的一个小玩意儿,王妃莫嫌弃。”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抱歉了各位!!前一段,因为照顾孩子,婆婆累得高血压复发也住了院,一家两个住院的病人,日夜守在医院,实在没有时间,文文断更了半月之久,心中十分愧疚。好在,昨天孩子已经出院了,虽说还躺在床上动不得,后续还有康复训练要做,到底我终于回到了家!孩子从入院到出院39天,我整整瘦了10斤!其中的辛苦和心酸,真是一言难尽……感谢各位亲的支持和宽宥,以后只有认真写文报答大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