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52 新传染病(2 / 2)

医妃养成记 呢喃燕语 1851 字 2021-09-02

“大将军可不是那种只顾军功、不管手下死活、好大喜功之人!”

“再说,大将军还让自己的心上人给自己这小兵瞧病,多大的荣耀啊!”

那几个兵士对于自己得了病,很快便生出了几分庆幸来!

要不,哪有跟大将军和小神医姑娘说话的机会呢!而且,刚才小神医还亲手给自己号脉呢!

哈哈哈!

肖瑶便开始写方子,“滑石四钱(包煎),生甘草七分,金银花、连翘、贯众各三钱半。”

这个方子比较简单,用药也少,正适合此时条件艰苦时所用。

写完,交给李大夫,道:“每日一剂,连服三日。七天后再服一剂。大火煮沸,小火煎煮四刻钟,过滤取汁,水煎两次,两汁混合,每服一半,一日早晚各一次,早晚饭前温服。”

李大夫接过药方细细看了,道:“清暑利湿、清热解毒。”

“嗯,伏暑症的治疗以清热为主。”

李大夫有些好奇,“此方可用过?”

“是。”肖瑶点头,“此乃前人效方,屡用屡效。大家无忧。”

见轩辕离还在此,肖瑶便道:“他们无事,你莫在此多留。看看他们之中可还有这类病人,若有,尽快送来。”

轩辕离点点头,道:“也好。你晚上早些回去,莫摸黑。”

自己不懂医术,在这里也无益,倒还让她分心,不如去忙自己的事。

肖瑶转身对月照说:“咱们来时做的药丸让王爷带走,分发给泡过脏水的兵士。可有预防作用。”

轩辕离应了,两人便分了手。

轩辕离出门便传令下去,让各队细细查验有无此类症状的病人。

到了晚间,果然又陆陆续续地来了几个,竟然都是有了钩端螺旋体病症状的军士。

有些症状轻的,原以为自己不过是得了风寒,一听竟是传染性的疫病,慌了神,急急地赶了过来。

众人见了,莫不庆幸,幸亏小神医姑娘来了!否则,若是严重了,是会死人的!

李大夫又学了一招,高兴得很,笑着对忙着发药的白纤尘道:“真不知道这丫头的脑子是怎么长的!”

白纤尘手一顿,放下了手中药物,转头看着正忙碌的肖瑶,一脸郁闷:“我也想知道……。”

我也想知道,这丫头的脑子是怎么长的?为何就喜欢轩辕离那无趣又冷傲的男人了呢?!

……

因此处病患较为集中,李大夫除了极力治疗外,便准备了不少防护措施。

有些是肖瑶交待的,也有不少是大家自己琢磨的,当然了,前人的很多经验也发挥了极大作用。

比如污物的处理。

这个治疗所的院子后面便挖掘一个大坑,挖坑的土就堆在旁边,此外,还有拉来的一堆石灰。

病人们的吐泻之物,都会用铁锨铲出来,倒在这个土坑里后,先用石灰埋上一层,再盖上土,保证带着细菌的脏物不暴露在空气中。

院中还支起了大锅和十几个熬药的小锅。

三口大锅都日夜不停地烧着开水,东边的第一口锅专门烧饮用的开水;紧挨着的另一口锅里,则煮着大夫们的防护用品。煮好了,便在院中挨着东墙的绳子上晾晒。

院子西边的第三口锅里,则用来蒸煮消毒病人的各种用品,蒸煮好了,便拿到屋后晾晒。

每天,大夫们都要给工地上的大军送糖盐水。当然了,若是霍乱病人,则只要进来,便要立即喝上一碗。

男女病患是分开的,所以,在每个屋角都专门准备了便桶,随时清理。

因为霍乱病人腹泻严重,身子虚弱,所以吐泻都只能在屋子里。

因此,屋子时刻都开着门窗,点燃着艾草和熏醋,以免造成空气污染和交叉感染。

一下子来了近十个钩端螺旋体病的病人,这院中便住不下了。再说了,两种病不同,最好也不要住在一起,以免相互传染,雪上加霜!

李大夫见房间里安置不了,就建议让新病人在院子里搭建的木板床上安置。

肖瑶却道:“周围村民的房子若有闲置的,最好还是住在屋子里!”

病人身体本就弱,再加上铺盖不是很足,若是夜里再受了凉,对治疗很不利。

要说民房,现在是最不缺的。

大水一来,大部分家户都收拾了细软,逃命去了,走不了的便是老弱病残和家无长物之人。

所以说,村子里空房子多得是。

有人住的就不去麻烦他们了,以免感染了健康人。

挨着治疗所的几家,没人的,肖瑶就命直接开了门,让病人们住了进去,算是非常时期军队征用吧。

死亡人数不再增加,重症病人的情况在减轻,新增加的病人也多是轻症,眼看疫情就算控制住了,大家都松了一口气。

-------

本周六、周日每天四更!早8点、中午1点、下午5点、晚上9点!求月票、求打赏啦!半年没断更过,亲们是不是该表扬下?!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