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七章 以退为进(2 / 2)

大明少皇 喝水的犀牛 2306 字 2021-09-02

巴雅喇话是这么说,但心里却开始腹诽:你也不用时刻提醒我不要妄想汗位吧,我还真不想做这个大汗,当个王爷一样的荣华富贵。大汗有什么好的,说不定那天就被儿子砍了。

对了,朱由校提醒我注意皇太极,说就是这个家伙制造了代善和阿巴泰私通的丑闻。他会有这么好心?不过,想想皇太极的为人,倒也不是做不出来。这件事,要不要告诉大哥呢?

“巴雅喇想什么呢,那么入神。”努尔哈赤笑问。

“额,大哥,我在克什克滕时,见到了明军一些奇怪的武器,刚才觉得这些武器对我军极有帮助,正想着告诉大汗。看看能不能找工匠仿制一二。”巴雅喇深深鞠了一躬说道。

“好,你且说说看。如今沈阳城外工匠已经到位,正是大开军工之时。”努尔哈赤说完,颇为意气风发地看着辽东方向,只是心里的愤怒,却如同烧开了锅的水:

朱由校,我是真没想到,你竟然有如此大的魄力,居然想到用迁移人口这一招,将草原变成一片洪荒。借此封锁住蒙古与后金的交通要道,继续死死的困住我们。行,那我退缩一次又如何?三年后,在辽东一决雌雄,看看鹿死谁手!!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随着军令下达,明军班师回朝。朱由校又躺在了勒勒车上,看着夏日的草原出神。各式各样的蒙古包如夏日的野花一般,点缀在一碧千里的草原上。无数牛羊围绕在如钻石般纯净的水泡子边,男人们正在奋力追赶一匹烈马,女人们正挤着牛奶不停说笑…

傅山坐在勒勒车上和孙传文一起,将资料整理完毕后交给皇上。见傅山欲言又止的样子,朱由校笑问道:“朕今天心情好,想说什么就说。”

傅山看了看随军前往康西草原的克什克滕牧民,有些不解的问道:“皇上,您为何迁移走了如克什克滕部这样的大部族,却独独留下了那些很小的蒙古部落,这一点,小的想不明白。”

朱由校也不答话,摸出烟卷来让傅山给自己点上,深深吸了一口后才说道:“恐怕,你更想问的还是,朕为何迁移蒙古牧民这件事吧。朕搬迁蒙古牧民的理由,有三个。

第一,西拉木伦河到张家口一带,原本属于察哈尔部,他们在此地的影响较深,因此朕搬迁走原有的牧民,为的就是将察哈尔部的影响一举清除,以便为即将开始的移民做准备。额,就是从陕西、山东等地移民,这事等回京后,你会看到更详细的报告,到时候你会很忙。

第二,河套平原朕一直都想收复,但苦于蒙古土默特部基本就窝在那里不出来,如果劳师远征的话得不偿失。但如今西拉木伦河一带暂时成了真空地带,朕就不信那些蒙古王爷不动心,只要他们来到了这里,朕就有办法削弱他们的实力,为以后收复河套做准备。

第三,这点最为重要,朕做出搬迁牧民的举动后后金必定狐疑不已,甚至会猜想朕就是为了断他的粮道。努尔哈赤熟读《三国演义》,他深知官渡之战时,袁绍就是因为战线拉得太长而遭遇了失败。他必定害怕遭遇同样的事,所以肯定会收缩战线,以防我们突然的攻击。

当然努尔哈赤会这么想,是因为现在他完全得不到朝堂中的任何情报,按照他谨慎而多疑的性格,肯定做出相对保守的选择。如果他知道,朕的下一步计划是移民和收复河套,他必定会发动针对蒙古部落的大规模作战,全力阻止我们的计划。

现在的草原上,说实话已经没有任何部落是他的对手了,他可以很轻易的征服这里。然后借助蒙古人,对我们后方形成巨大的压力。从而让我们无法腾出手,全力进行国内的各项建设和针对辽东的各项计划的实施。朕如此谋划,就是为了争取时间,时间太宝贵了。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傅山闻言点点头,暗道原来如此。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的孙传文,这时有些小声地问道:“皇上,卑职也想发表一下看法,不知可否?”

朱由校呵呵一笑:“说吧,朕也想听听。下次说话大声点,别像个受了委屈的小媳妇。”

孙传文抠了抠脑袋傻笑了一下说:“皇上,如果卑职没有猜错,这次迁徙牧民除了为移民和收复河套做准备,您还存着分裂后金与科尔沁部的想法吧。

科尔沁部的奥巴台吉,以前一直被林丹汗压得无法动弹,现在忽然有了如此大的地盘可供随意征服,就算再谨小慎微的人,也会忍耐不住。到时候科尔沁的南下计划,就会和后金的收缩计划相矛盾,以后不出事才怪。

而且,奥巴台吉进入西拉木伦一带后,必定与土默特部发生激烈的战斗,林丹汗恢复元气后,也会跑来凑热闹。到时候,我们守住城墙看热闹就行。等他们打累了,再出去摘果子。

留在此地的中小部落手足无措之时,必定全力向我大明靠拢。而我们的庇佑会给草原诸部留下极好的印象,从而为大明以后彻底拥有草原,垫底良好的政治基础。

一旦科尔沁部的战线南移,努尔哈赤的后方会无比空虚,而且他也少了得力的帮手。一旦大明准备妥当,收复辽东易如反掌。皇上,卑职的分析可还入眼?”

朱由校听完笑得很开心,对孙传文也刮目相看:这小子不错,竟然想到了这一层,以后多锻炼一下,足以担当大任。

朱由校看了看西拉木伦河中游方向,随即收起笑容下令:“传朕军令,把转移牧民的任务交给马五,他现在已经有了一千人的队伍,足以应付一些突发事情。全军转向,立刻开赴阿鲁科尔沁部。努尔哈赤想走?没那么容易。劳资非得让他掉层皮不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