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九章 不是不可以,代价嘛…(2 / 2)

大明少皇 喝水的犀牛 2163 字 2021-09-02

朱由校轻叹一口气:“你们的遭遇,朕都已经听说了,感同身受啊。既然你们诚心来投,我大明自然是敞开胸怀欢迎。但是你也知道,我们也有难处。如今全国上下都在积极备战,准备荡平后金收复失地。因此,我们也需要你们的体谅和帮助。”

卓里克图对此早已有心里准备,草原上投降的部落,一般都是被当做炮灰的。只是可怜内喀尔仅存的三部人马,如果再随明军出征,不知还会剩多少勇士,也罢,如今已是山穷水尽,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…

“朕,有意授予你们三部大明户籍,不知卓里克图汗意下如何?”

“…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

除了授予大明户籍,朱由校还抛出了另外几个优渥方案,直接把卓里克图砸晕了。贵族地位不变待遇不变,满足条件者可自愿加入科学院;收复内喀尔喀以后,准许三部重返故地;不强征三部士兵作战,也不征收重税;给予暂时的栖息地,用以安置三部数万人马…

卓里克图倒了点清水在手心里,在脑门上轻轻拍了拍:这是我投奔明皇,还是明皇求我投奔??事出有异,必有妖孽。卓里克图对汉人的这句话深信不疑。他决定问清楚,汉人最喜欢弯弯绕绕。

“尊敬的明皇,请问科学院是什么地方,为何需要蒙古贵族中满足条件的才能加入?”

朱由校笑了笑,从枪架上取出速射枪,丢给猛如虎道:“让卓里克图汗见识一下。”

三声急促的枪响过后,卓里克图带着一脸的震惊和畏惧,又回到了蒙古包内:汉人的武器已经可怕了如此程度?这种火枪的发射速度,虽然比弓箭慢了一点,但比起之前见过的火绳枪,那好的不是一点半点,更何况火枪的威力,可不是弓箭能比…

“卓里克图汗,这种火枪便是科学院研发而成。科学院乃大明最高学府,而且环境优雅。最适合贵族居住。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加入,得经过考试才行。这么着,你们可以先去科学院看看,再来决定不迟。”

“尊敬的明皇,卓里克图知道了。这科学院是一定要去看的。”

“朕知道,你对一些问题还有疑问,朕就一并解答了吧。收复喀尔喀草原后,允许你们返回故地。南附部族来去自由,这是太祖和成祖时期定下的规矩,朕自然无不遵从。

三部的士兵都是骁勇的战士,朕承认非常眼馋,但朕绝不会强征他们入伍作战。即使有人愿意自愿加入,也会单独编列成伍,不会分割开来,而且朕会下令给予最优厚的待遇。

你们到了栖息地以后,可以选择继续放牧,也可以选择做工或者务农。朕明确告诉你,税收是肯定有的,但是很低,因为这是每个大明子民应尽的义务。你们既然有了大明户籍,就必须按照大明的律法来行事,这点没有商量的余地。

当然,如果你们决定重返喀尔喀,那大明的户籍自然就失去了效力,你们也就不再接受大明律法的管辖。毕竟,在草原上纵马奔驰,才是你们的梦想。朕愿意成人之美。”

卓里克图有些犹豫不决地问道:“不知我们的栖息地在哪里?卓里克图还要回去商量一下,才能做最后的决定。”

“这也是人之常情,你们尽管商量,但是事不宜迟,因为大军很快就会开拔。你们的栖息地是康西草原,在大明境内的怀来县附近。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

看见卓里克图满脸疑惑又暗自兴奋地离开了帐篷,朱由校笑得像只才偷了鸡的狐狸:科学院是个去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,用来吸引外族优秀的青年才俊最好不过,所谓从小培养亲明派,就是这个意思;

蒙古士兵从来彪悍,只是遇见了比他们更野蛮的后金才败下阵来。但是作战经验这么丰富的士兵,相信马五和阿尔斯楞不会放过,听说他们的护卫队缺人缺的厉害,以后要在草原上做生意,自然找熟悉草原的人最好;

京城到宣化的道路年久失修,很多边关也需要重新整固。相信你们到了康西草原后,会遇见很多笑容亲切的包工头。休整完道路和边关后,他们应该会带着你们走遍大明的大江南北,大明需要搬砖工的地方还很多啊;

对你们征收低税,那是肯定的,因为从你们身上本来也刮不出二两油。怀来县县令程高山可是三番五次来信说,县里缺乏大量的工人,可又找不到地方拉人。你们去了康西草原后,正好解决了程高山的麻烦。当工人才是硬道理,放什么牛羊啊;

喀尔喀草原确实要收复,但不是现在,预计还需要五年到十年的时间。那个时候,想必你们中的很多人,已经在康西草原落户生根了吧。我就不信了,安逸的定居生活比不了风餐露宿的游牧生活?

边军中很多战士都讨不了老婆,而蒙古三部这次又战死了大量男人,这不正合适嘛。大家有情有义的生一窝娃娃,好好过日子。回草原干嘛,留下来促进民族融合才是正理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