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章 我死便是(2 / 2)

大明少皇 喝水的犀牛 2314 字 2021-09-02

“嗯,原来如此,怪不得一笔一划之间,都能见到心血。‘凤落梧桐桐落凤,珠联璧合璧珠连’,画上的对联也是你做的?刚才在屋里,朕不仅没见到一个女仆,连女子的脂粉味都没有。一晃十年,世间如你般用情至深的倒也少见。

你夫妇情深义重,倒很符合《诗经?大雅?卷阿》中:‘凤凰鸣矣,于彼高岗。梧桐生矣,于彼朝阳。’就是这对联与画作相比,差了点意思,朕送你一副对联:桃花褪却,血痕岂化胭脂;豆蔻香销,手泽尚含兰麝。”

写出这个名对的李香君,现在还是呀呀婴儿,她与侯公子的恋情后来被人写成了《桃花扇》。李香君就此为人所知,为人所敬重。

想想也特么操蛋,知书达礼的秦淮八艳,却个个有骨气;号称诗赋双绝自负天下无二的大明才子,软骨头之多如过江之鲫,连孔老二的后人都带头剃发,率先撅起屁股口呼奴才。

不知孔老二还有没有机会找他的子孙算账,眼下朱由校决定找机会敲打一下,这个已经泪眼滂沱的程县令。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

程县令的功夫茶,确实下了功夫,一举一动不仅让人赏心悦目,还带着一股空灵之味。朱由校慢慢转动着茶杯,细细品味着口中茶水。茶叶是地道的龙井,沏茶的井水也是上乘。能在塞北喝到如此的茶汤,以后说出去也是一桩美事。

但一个县令,十年时间不理政务,只顾着与自己的亡妻,空山话寂寞,清风叙花落。是不是特么太过分了。如果不是一路上打听到程高山二十年前,还算一个清廉的干吏,只是妻子亡故后才像变了一个人。不然朱由校今天进城后,第一个要砍的就是他的脑袋。

后世一直不明白,为何会有“挽救干部”这样的说法。以前一直认为,就应该砍了了事。但如今的朱由校,却好像有点明白其中的道理了。读书是本事,但能读书又能当官的那就是能力。

朱由校认为,程高山还在可以挽救范围内。这人是贪污,但是没有听说其余的劣迹。而且妻子亡故后,也没有祸害那家姑娘的传闻,虽然愿意被他祸害的姑娘,估计不少。

更重要的是,朱由校从里长那里得到了,四年前县令颁布的那条榜文的原文。也不知道那个只能认识几个字的老头,为何把这张榜文收藏的那么好。

榜文中明确写明了,令各村寨不得拒绝归附的辽民。而且县衙对于吸纳归附辽民的村寨,还有税收和劳役上的减免。并且为辽民划定了新开垦田地的范围,就是康西草原一带。但这条利国利民的政策不知为何,却变成了辽民的不归之路,这得问清楚。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

“程高山,朕很好奇,五爪金龙旗是朕出京前命人所制,今天才第一次使用。你为何就能一眼判定是朕来了这里?万一是蒙古人呢?”

“陛下,五爪金龙乃皇室才能使用,其他人使用会被砍脑袋。绣工如此精美的五爪金龙旗,自然是我大明天子才配拥有。

蒙古人的旗帜就是一堆金丝胡乱编织而成,可惜那些上好的金丝了。另外微臣出城之前已经想好,万一来的是蒙古人,我死便是。大明有的是血性男儿,微臣自认就是其中之一。”

朱由校有些惊讶地看着程高山,真看不出来,这瘦小的县令,居然还有这种心思。但你死了不要紧,这不是祸害了全城百姓吗?那有拿着全城百姓的性命满足自己名声的?

“程高山,你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想法的?朕一路上了解了你为政的举措,你不应该有这种想法才对。”

程高山闻言,看了一眼妻子的画像,轻叹了一口气,嘴唇动了动,终于没有说出来。

朱由校也看了一眼画像,心中百味杂陈:原来传说中的一怒为红颜,千军成靡尘的事是真的。你心灰意冷不要紧,可全城的百姓呢,他们何罪之有?那些惨死的辽民何罪之有?

“程高山,你可知你的渎职,造成了什么后果?”

“渎职?陛下,这话如何说起。怀来县每年的税赋劳役都是完成了的。吏部连续四年的考评中,微臣都是名列前茅。”程高山很惊讶听到这种说法。

“程高山,你别告诉我,你家里这些摆设依靠你的俸禄就能置办;你更不要告诉我,你每日都是亲临县衙办公;而且,你对于治下的情况,了解的一清二楚。”

“陛下,微臣家里的摆设多是商人主动捐献,怀来县事情不多,大事微臣都是亲自处置,其余的事情都是交给县丞办理即可。

至于治下的情况,微臣虽然每日在草芦之中,但都有县丞编辑成册交给我,因此微臣很清楚治下的情况,这四年,连一桩告冤的案子都没有。若有差错,微臣愿意引颈就戮,我死了便是。”程高山说完,便脖子一梗。老妻不在,独活何意?不如一死了之。

“好一个‘我死了便是’。你倒是很光棍。那这几年,从草原来的一万三千余辽民,他们的冤屈,你能用一死来解决?”

“陛下,微臣自问为朝廷解决了大问题,治下辽民都是安居乐业。微臣虽然因为怀念老妻,不曾过多过问此事,但负责收留他们的村子,每年都上缴足额的税赋,还称赞辽民吃苦能干。只是不少辽民,因为怀念故土,又返回了辽东。”程高山理直气壮地说道。

“他们确实返回了辽东,只是他们有的人化作了一缕青烟,有的人化作了草原的肥美的牧草,有的人成为了边军的军功。程高山,你十年不理政务,最近四年勾结商贾,做了如此多伤天害理之事,难道就没有一点悔意?”朱由校笑了,但笑容冰冷到能让人感觉到寒风。

程高山眼睛瞪得溜圆,我就是不理政务而已,怎么就伤天害理了?